智慧房地產業務
智慧房地產事業部專注于政府的數字化房地產管理需求,目前是國內重點城市房產信息化的主要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含個人住房信息系統)、住房保障信息系統和物業管理信息系統,在多年業務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參與編寫了住建部的行業規范和標準——《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技術規范》和《房地產市場基礎信息數據標準》。產品典型客戶包括上海、青島、溫州、瑞安、滁州、三亞、廈門、南寧、銀川、福州、姜堰等地。數字房地產事業部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房地產管理部門眼中的核心業務系統供應商。"
概 述
住 建 部提出主要城市個人住房信息全國聯網的要求將基于各城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的建設,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是基礎業務系統。住建部要求在基本實現主要城市聯網后,逐步擴大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覆蓋范圍,最終將聯網覆蓋到約500個地級城市。要實現上述要求,需要首先通過業務過程完整采集房地產項目信息、從業主體信息、房地產測繪信息、房地產登記信息、房地產交易信息等內容。參考資料:《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技術規范》、《房地產市場基礎信息數據標準》、《房地產登記技術規程》。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的建設以城市為單位,依托房地產管理的各個業務系統,將分散于房地產開發、測繪、交易備案和登記等管理環節采集的市場信息,以及與房地產市場發展相關的土地、金融等其它信息進行有機地整合、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和使用。系統通過對信息的全面采集和數據分析,實現對市場的監測,能準確判斷所在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及時發現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是房地產市場預警預報體系建設的基礎。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主要包括:統計分析與信息發布系統、新建商品房網上備案系統、存量房網上備案系統、從業主體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登記管理系統和測繪及成果管理系統。
住建部要求各地開展落實住房保障信息化工作具體表現在信息公開方面,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信息公開和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公開。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信息公開,需要公開年度建設計劃信息和年度建設計劃完成情況信息。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公開,需要公開分配政策信息、分配對象信息、分配房源信息、分配程序信息、分配過程信息、分配結果信息和退出情況信息。參考資料:《住房保障信息系統技術規范》。住房保障系統是以城市為單位,依托住房保障部門、民政管理部門、金融企業、開發企業等業務部門,將房地產項目、住房保障人員、住房保障資金等信息相互結合,滿足國家、省、市對住房保障業務的需求,解決并保障人民的合理住房需求。住房保障系統以業務對象全覆蓋、業務內容全覆蓋、業務時間全覆蓋為指導思想。主要包括:保障規則系統、對象調查系統、準入登記系統、保障資金系統、建設項目系統、資源配置系統、配給管理系統、配后管理系統、規劃計劃管理系統、監督管理系統、統計分析系統。
地籍管理是指國家為取得有關地籍資料和為全面研究土地的權屬、自然和經濟狀況而采取的以地籍調查(測量)、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和土地分等定級等為主要內容的國家措施。其中,地籍調查的基本內容包括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按類型可以分為初始地籍調查和變更地籍調查。土地登記按類型分為初始土地登記和變更土地登記;基本原則包括依法原則、申請原則、審查原則和屬地管轄原則。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 《縣級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土地管理始于地籍,終于地籍,因此地籍管理系統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地籍管理系統采用先進的技術方法,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全面清查土地利用現狀,建立完善的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體系,實現土地資源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土地調查系統、土地登記系統、土地統計系統、地籍檔案管理系統。
從物業管理的與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方向來看,物業管理的范圍從單一的產業管理向綜合性服務行業逐步發展。自從房改政策實施到現在,物業管理作為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焦點越來越引起政府、社會的重視。在政策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前提下圍繞物業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IT化被房管部門重點關注。參考資料:《物業管理條例》 《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辦法》。物業管理信息系統服務于政府物業管理部門、物業企業、業主三者。通過信息化管理實現這三者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物業管理系統包括:物業企業管理系統、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維修與投訴服務平臺、物業招投標服務系統和監控與分析系統。物業管理信息系統可以通過信息化建設對物業企業和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功能標準化,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管理盲區及不公正,同時能夠在社會上提高政府部門的公信力。